从门卫到富翁:财富积累的隐藏密钥(上)【睿书会第67期】

2025-08-20 陆思岑

从门卫到富翁:财富积累的隐藏密钥(上)【睿书会第67期】



  请将本公众号设置“星标” 

将不会错过我们最新的推送


想象一下:一位学历普通、收入平平的蓝领工人,和一位哈佛毕业、在美林证券担任高管的人,谁一生积累的财富会更多?

表面上看,答案似乎不言自明。毕竟,在大多数领域,高学历和专业知识几乎等同于成功和财富。

然而,现实常常出人意料。这正是美国合作基金合伙人兼财经专栏作家摩根・豪泽尔在2023年出版的《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中揭示的真实案例:





案例一:

图片

罗纳德・里德,美国佛蒙特州的一位普通加油站服务员和门卫。2014年他85岁去世时,却震惊了世界——他的净资产竟超过800万美元,登上了全球新闻头条。

这笔巨额财富从何而来?并非中彩票,也非继承遗产。里德只是将微薄的积蓄持续投入购买蓝筹股,然后做了一件事:耐心等待。几十年间,这些微小的积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同滚雪球般最终增长到了800多万美元。

案例二:

图片

理查德・福斯肯。就在里德去世前几个月,他也登上了新闻头条,但却是另一番景象。福斯肯拥有哈佛大学 MBA 学位,曾是美林证券的高管,《克莱恩商业周刊》曾将他评为 “40岁以下成功商业人士40强”之一。职业生涯如此辉煌,他40多岁就早早选择了退休。

退休后,福斯肯在2005年左右雄心勃勃地大举借债,扩建他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的豪宅面积近1700平方米。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了。福斯肯的金融资产几乎化为乌有,巨额债务和难以变现的资产最终导致他破产。

上述故事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几乎只可能发生在投资理财领域。罗纳德・里德展现的是无与伦比的耐心,而理查德・福斯肯则被贪婪所驱动。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金钱心态,抹平了两人在教育背景和理财专业知识上的巨大鸿沟。

在投资这个领域,更高的学历和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不必然带来优势。事实上,软技能往往比硬知识更重要,核心在于树立合理、健康的金钱观。


一、时间的魔法:

复利的第一要义——永不中断


截至2025年8月初,沃伦・巴菲特的净资产达到惊人的1540亿美元。这位从10岁起就将投资视为毕生事业的 “股神”,其财富积累轨迹令人深思:

◆ 1537亿美元是在他 50 岁之后赚到的

◆ 1510亿美元是在他 65 岁之后赚到的,也就是从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开始

图片

巴菲特无疑是一位现象级的投资大师。但如果把他的成功仅仅归功于超凡的投资智慧,就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他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在跨越8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一直持续地是一位现象级的投资者。

试想:如果他从30岁才开始投资,60岁就退休,那么今天知道他的人可能寥寥无几。巴菲特巨额财富的关键在于其投资年限足够长。他个人财富的90%以上都是65岁之后获得的。而65岁之后能积累如此财富,其基石正是从10岁到65岁这55年间持续不断的财富积累和复利增长。

再看另一个例子:美国对冲基金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主席吉姆・西蒙斯。他的个人财富从1988 年开始以每年66%的复利速度增长,至今没有人接近这个纪录。

我们知道,巴菲特长期的年化复利率大约是20%,只有西蒙斯的三分之一。但当西蒙斯于2024年5月10日去世时,其净金融资产约为314亿美元,个人财富大约是巴菲特的1/5。

考虑到西蒙斯个人投资惊人的复利率,这听起来是多么荒诞的一件事。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 原因是,西蒙斯直到50岁才找准自己的投资道路,所以他投资的时间还不到巴菲特的一半。

事实上,市面上研究巴菲特的书有成千上万,但鲜有人总结到其投资成功的秘诀是投资年限足够长。在其8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每10年都有阶段性更加出色的投资家,但长期来看却没人可以持续超越他。

因此,“好”的投资并不意味着追求短期回报的最高点。因为高回报往往具有偶然性,难以复制。真正“好”的投资,是能够持续获得稳健收益并能长期重复的策略——这正是复利效应展现其魔力的地方。

找到一个可持续、可积累的方法论,比一个能短期战胜市场但无法持续的方法论更为重要。如果拥有一套长期有效的方法论,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芒格所说的:“复利的第一要义:永远不要停止这个过程。”



二、财富的脆弱性:

为什么守富比致富难百倍?


致富的方式有千万种,市面上告诉你如何致富的书籍也数不胜数。但守富的方式却只有一种:在保持节俭的同时,还需要一些谨小慎微。

大家可能都听过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这对投资二人组,但在40年前,这个组合还有第三名成员——里克・盖林。起初,沃伦、查理和里克一起投资,一起面试业务经理。然而后来,里克渐渐消失了,至少是从巴菲特和芒格的成功案例中消失了。

投资人莫尼什・帕伯莱曾询问巴菲特,里克发生了什么事。莫尼什回忆道:(沃伦说)“查理和我一直都知道,我们会变得非常富有,但我们并不急着变富。我们知道这一定会发生。里克和我们一样聪明,但他太心急了。”

在1973~1974年的经济衰退中,里克用保证金贷款来撬动投资。在两年的时间里,股市下跌了将近70%,于是他被追缴保证金,不得不把自己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以每股不到4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沃伦——沃伦的原话是“我买了里克在伯克希尔的股份”。因为加了不该加的杠杆,里克被迫出售了股票。

可见,查理、沃伦和里克同样擅长致富,但沃伦和查理还拥有守富的技能。长远来看,这种技能才是财富持续增长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

能够享受年复一年的复利,首先是能够在任何市场环境之下都能够生存下来。正如美国思想家、《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塔勒布所说:“拥有优势和生存下来完全是两回事,前者需要后者。你需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破产。”

我们可以花几年时间研究巴菲特的投资秘诀:他是怎么发现有潜力的企业、廉价的股票和优秀的管理者的,想总结其中的经验是复杂且困难的。

但有一些稍微简单却同样重要的事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总结出哪些行为是他没有做过的,例如:

 他没有让自己债务缠身

◆ 在他经历过的 14 次经济衰退中,他始终没有惊慌失措地抛售金融资产

 他没有做过让自己的商业声誉受损的事

 他不会依赖别人的资金

 他没有拼到精疲力竭,然后选择放弃或退休

图片

他生存了下来,生存赋予了他的投资持久性。这种持久性——从10岁开始不间断地投资到90岁以后,是复利能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



三、寻找你的“毕加索”:

尾部事件如何改写财富版图?


海因茨・贝格鲁恩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交易商之一。他1936年逃离了纳粹德国,定居于美国,年轻时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过人之处。2000年,他将收藏的毕加索、布拉克、克利和马蒂斯的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以1亿多欧元的价格卖给了德国政府。这笔交易因为过于划算,实际上被德国政府看作一笔捐赠——这些藏品的私人市场价超过了10亿美元。

一个人如何能汇集如此庞大且价值连城的艺术杰作?艺术是一个标准非常主观的领域。为什么有人能早早预见到未来什么样的作品会炙手可热?你可以说他靠的是眼光,也可以说靠的是运气。

一家投资公司地平线研究集团给出的解释也许有点启发:“伟大的投资者会买入大量的艺术品。这些藏品中的一小部分最终会成为价值连城的作品。当投资者持有这些藏品的时间足够长,这系列投资组合的整体收益就会趋近其中表现最好的部分的收益。”发生的一切就是这么简单,他们只需要静静等待其中的优质标的脱颖而出。

在商业和投资领域,尾事件有着巨大的影响。风投公司Correlation Ventures公布过一个数据。在2004-2014年超过2.1万起创业融资中:

◆ 65% 是亏损的

◆ 2.5% 获得了 10~20 倍的回报

 1% 获得了超过 20 倍的回报

◆ 0.5% 获得了超过 50 倍的回报,大约是这 2.1 万家企业中的 100 家

图片

也就是说,最小的部分,却是风险投资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摩根大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曾经发布过自1980~2014年被选入罗素3000指数的优质公司的收益分布。

罗素3000指数是一个涵盖了各行各业上市公司的巨大集合,1980~2014年增长了73倍,这是让人瞠目的回报率,也意味着它在整体上是成功的。然而,仔细分析其成分股:

◆ 其中40%跌去了至少70%的价值,而且在统计时间内再也没能恢复

◆ 实际上,该指数的所有回报都来自其中7%的企业。它们的业绩表现超过平均值至少2个标准差

图片

表现优异的这7%已经足以抵消其他公司的失败,就像海因茨・贝格鲁恩的艺术品收藏一样。不同的是,毕加索和马蒂斯在这里变成了微软和沃尔玛。

即使是公认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13年的股东大会上也曾说,自己一生中持有过400~500只股票,而收益中的绝大部分来自其中的10只。查理・芒格接着补充:“如果去掉几笔顶级投资,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其实相当普通。”

由此可见,尾事件驱动一切。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对此有过精辟总结:“重要的不是你对还是错,而是当你对的时候,你能赚到多少,以及当你错的时候,你会损失多少。” 即使你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犯错,只要在正确时抓住足够大的“尾部事件”,并且控制住错误时的损失,你最终依然能赢。


#财富#心理学#巴菲特#复利#尾部事件

END


请扫码关注

广东睿璞投资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广东睿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