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坚持逆向投资是一种什么境界?

2018-12-11 转载自:大唐财富智库

逆向投资是最简单但却最不容易学习的投资方式,因为它只能在实践中磨炼出来。投资上的集大成者大多数都具有超强的逆向思维能力,尽管他们对此的表述各不相同。


索罗斯说,“凡事总有盛极而衰的时候,大好之后便是大坏”。邓普顿说,“要做拍卖会上唯一的出价者”。芒格说,“Invert, always invert”(“倒过来想,一定要倒过来想”)。卡尔伊坎说,“买别人不买的东西,在没人买的时候买”。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逆向投资,也不是所有急跌的股票都值得买入。一个下跌的股票能否逆向投资的关键在于三点: 


看估值是否足够低,已过度反应了可能的坏消息


看所遭遇的问题是否是短期可解决的问题


看股价暴跌本身是否会导致公司基本面进一步恶化


不是每个行业都适合做逆向投资,有色煤炭之类的最好是跟着趋势走,钢铁这类夕阳产业有可能是价值陷阱,计算机、通讯、电子等技术变化快的行业同样不适合越跌越买。相比之下,食品饮料是个适合逆向投资的领域。从历史上看,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行业投资的较好买入点,特别是那些没有直接卷入安全事故或者牵涉程度较浅的行业龙头企业,更有可能是建仓良机。      


逆向投资的另一面是冷静面对那些热门板块,就像两三年前吹得天花乱坠的新兴产业,现在回头一看,几个行业讲的故事一个也没有兑现。其实,大多数的高估值板块都是靠讲故事吹起来的,未来从来不会有他们吹捧的那么美好。A股的情绪波动容易走极端,因此“人多的地方不去”更是至理名言。 


1988年,巴菲特选择投资可口可乐正是看到了它对消费者异同寻常的吸引力。尽管当时,可口可乐的股价已经历了近3年的盘整,巴菲特依然大胆买入10亿,1989年又买了3亿,一共投资13亿美元。后来可口可乐十年涨了十倍,1998年变成133亿,一只股票十年大赚120亿,成了巴菲特赚钱最多的股票。十年股价上涨十倍,巴菲特看企业的眼光独到,无非是他抓住了企业未来持续的成长性。


总结下来其实很简单,逆向投资的关键就两点:便宜的价格+有成长性的行业or公司。但可惜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投资者容易受情绪主导、缺乏投资策略、找不到明确的方向,最终落得投资失败的结局。


现在在国内,做逆向投资的投资人有很多,像淡水泉的赵军奉行“逆向投资和行业轮换策略”,高毅资产的冯柳擅长逆向投资,而今天我们的主角是睿璞投资和它的创始人蔡海洪。


多数投资人进入股市都精心算计着能赚多少钱,然而睿璞投资的基金经理蔡海洪在投资时却绞尽脑汁算着能亏多少钱,这种“亏钱思维”帮助蔡海洪在今年取得了两位数的正收益。


所谓的“亏钱思维”其实就是在投资时把关于亏损的一切都想清楚。哪几种情况会出现亏损,最多会亏多少。如果相较于未来几年的预期收益,这种最坏的情况完全可以接受,那么这个投资机会就有参与的价值。比如分析一只个股,未来几年可能有一倍的上涨空间。


但是基于此就做出投资决策是不够的,盈利和亏损是投资的两面,只考虑盈利就做投资决策是多数投资者常犯的错误。好比白天和黑夜对立存在,只考虑白天的事情,带着相机就出门旅行而将帐篷丢在家里,必定要在旅途中遭遇挫折。投资的时候起码要花同样的精力去研究亏损的问题。这个有一倍空间的个股在最坏的情况下还能跌多少?如果下方空间不到5%,那么这种投资机会才是有性价比的。如果下方空间达到了20%或是30%,那你还会考虑这个机会吗?


从这个角度出发,回顾今年年初的权重蓝筹行情,你还会义无反顾的入场吗?也许当时多数人只看到了白马股上方或存的10%到20%空间,忙着入市赚钱,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巨大亏损。用“亏钱思维”去思考,往往能规避一些因贪婪而产生的错误。蔡海洪觉得,太多的人分析市场空间往往只是向上看,而很少往下看。这也许是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不愿意往坏的方面想,如果能克服这一点,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如果把“亏钱思维”运用到现在的环境下,市场的向下空间还有多少呢?蔡海洪认为,当前市场已经来到了“政策底”的位置。今年市场普遍担忧去杠杆和贸易战两大宏观问题,两种担忧演绎到后来成了恐慌性抛售。近期为了扭转这种情绪,利好政策频繁出现。目前来看,情绪因素已经得到了控制。


从A股历史运行逻辑来看,经济周期、市场牛熊周期和宏观政策有着内在关系。经济下行,影响市场预期,市场呈熊市特征。为了对冲经济下行,政策开始发力,市场开始企稳。随后政策效果显现,经济底部出现,市场呈牛市特征。2005-2008年的市场牛熊切换就验证了这一条时间线。


但是历史规律不会简单重复,市场具体的底部点位没人能够预测。不过当政策密集出台的时候,可以肯定在时间维度,经济的底部已经不远;在空间的维度,市场的底部也已不远。放平投资心态,去利用市场的情绪而不是被其所利用。赚钱是投资的目的,但以亏钱为出发点来思考,或许能对全局有个更理性的认知。没人能预测市场的顶底涨跌,这些或许都将是徒劳的。寻找最具性价比的投资标的,这才是能真正把握住的赚钱机会。


然而,“好公司好价格”是可遇不可求的。蔡海洪认为,分析向上的空间是在找好公司,分析向下的空间是在找好价格。好价格有时比好公司重要。但是事与愿违,好公司和好价格总是难以同时出现,一般只在以下两种情况才会有亏钱少、赚钱多的机会。


情况一:好公司遇到阶段性困难。


基本面稳健,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市场对其预期较高,一般股价随着时间持续攀升,很少能找到价格便宜的时候。除非一些阶段性困难造成了市场短期的恐慌性抛售,而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却未受到影响。2016年,韩国三星电子深陷电池爆炸门事件,9月份两个交易日三星股价跌超10%,9月12日的跌幅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日跌幅记录。突发的负面事件使好公司有了好价格。当然这个好价格没有持续多久,三星电子一个月内就收复了跌幅,而且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股价涨超80%。


情况二:市场恐慌性普跌。


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下,再好的公司也难独善其身。很多优质企业会在泥沙俱下的行情中被错杀。这种极端行情并不多见,但却是捡便宜货的绝佳机会。2016年初,在三轮股灾的洗礼过后,A股消费板块估值达到了一个绝对的低位。相较于消费股逆周期稳增长的特性,一些价格便宜的个股其实有着非常好的质地。后续市场行情也证明了好企业在个股普跌中确实受到了低估。


当前行情也颇有个股恐慌性普跌的意味。蔡海洪觉得,很多投资者都在等市场明显企稳转向后再入市布局,但是市场的走势是由多个复杂变量影响的,几乎没有人能成功预测市场。坚守好公司好价格的原则,在或有亏损最小的情况下入场,这是长期投资者应该做的事。


除了逆向投资,睿璞投资还有三点投资理念:一是价值投资,首先要是一门好生意,同时企业具有成长性,再对管理人的经营战略和做法进行确定性的衡量;二是坚守能力圈,睿璞说,经常扪心自问,自己对所投的公司是不是真的看懂了。对重仓股的研究跟踪要求至少达到3年,研究深度远超同行;三是安全边际,睿璞自己强调安全边际的一句话是:再好的东西如果太贵,那就只能被称为好公司,而不是好投资。


在投资方法论上,由于睿璞认为股票研究和投资中最大的问题是情绪化和动作不一致性,因此采用类似工业生产流程管理的模式来规范研究,秉持16条投资清单。通过这套方法,睿璞在投资上能做到方法与流程统一,以确保投资的完整性。


产品运作到实操中,睿璞也坚持自己的制度、纪律:1、适度集中的打法,一般产品里持股数量相对集中,行业适度分散,重点持仓的股票都跟踪3年以上。2、组合保持动态跟踪和优化,持股即便仍有上涨空间的也会优化。保证组合收益率的稳定性。3、产品建仓期根据安全垫的累积情况对仓位实行严格的管理,运作期根据净值的回撤情况进行仓位管理。


2016年,睿璞投资的主要业绩来源于家电、定制家具和一线白酒等。原因: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大幅好转,选出家电行业(小天鹅:管理层调整、原材料降价、盈利周期向上、市场预期差)。


 2017年则来源于家电、港股汽车股和化工。原因:汽车行业销售数据超预期选出长城和吉利(2014年吉利营收217亿,仅比2011年增长3.7%。2015年开始困境好转,推出“蓝色行动”新能车计划后营收连续跨越300亿、500亿、900亿).在经销商跟踪调研中发现超市场预期的销售增长。


 2018年初,睿璞投资及时调出了热度和估值均已在高位的白马股,转向更冷门而低估值的投资标的。原因:下行经济周期将实现产能出清和优胜劣汰,有利于消费品和制造业龙头。


关于后市市场,睿璞投资认为,在股票下跌的时候,需要不断审视的是公司基本面和定价,而不是股价走势图。他们选择的这些公司基本面没有问题,估值处在较低位置,而且他们一般会避开市场公认的热门股,选择有预期差的公司,这样避免“踩踏”风险;另外他们一贯坚持逆向选择,提前布局一些少有人触及的领域,这个阶段材料类公司给了他们不错的回报。


睿璞认为,股市的表现通常是领先于经济基本面,这时候需要观察边际的改善


从9 月份到10 月份,政策的利好不断加码,具体包括:中央和各地政府出台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组织资本市场纾解股权质押困难、社保征管和个税改革、地方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以及中央政府再三强调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等等。


今年股市的下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融去杠杆和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基本面问题,第二阶段是信心问题,特别是股权质押引发的流动性风险更是击溃投资者的信心。当前判断,股市的“政策底”基本确立,政府通过密集的利好政策帮助投资者重新建立信心。基本面的变化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从历史经验看,由于政策产生效果的滞后性,政府往往会刺激过头。对他们的投资而言,只要政策保持稳定,市场投资者信心恢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环境,可以不用担心市场系统性的风险,根据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进行选股。


通过跟踪历史上“百亿基金”的净值走势,可以看到追逐热点的负面后果。因为每次百亿基金的发行基本是反映了当时比较热的市场情绪或者某种比较热门的投资风格。这也是投资与销售的悖论——好卖的时候基本是亏钱的时候,市场上涨导致基金热销,基金热销导致在高价买入投资标的,然后进入漫长的下跌通道。


因此,投资者正确的决策应当是在市场低迷、人心涣散的时候进行投资,而在市场躁动、肾上腺素激增的时候远离市场。



无标题.png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4.jpg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广东睿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我已阅读并接受 不接受